原因:安装过程中,预紧力过大
预紧力是利用装配过程中施加的外力给予轴承适当的预紧负荷。预紧力过小会使轴承工作时存在间隙,导致支撑刚度和旋转精度降低,引起振动和噪声。预紧力过大,会增加滚动体与内、外套圈滚道的摩擦,运转时温度升高过快,降低传动效率,减小轴承寿命。只有施加合适的预紧力才可以消除轴向间隙,减小反向误差,提高轴系回转精度,降低振动及噪声。给予轴承适当的预紧力,即使轴承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转后,轴承的相对位置略有变化,预先施加负荷仍能使轴承内外圈位置保持稳定
轴承型号的含义
内径代号:一般情况下轴承内径用轴承内径代号(基本代号的后两位数)×5=内径(mm),例:轴承6204的内径是04×5=20mm 。
常见特殊情况:
㈠ 当轴承内径小于20mm
轴承内径尺寸为(mm) 10 12 15 17
对应内径代号为 00 01 02 03
㈡ 当轴承内径小于10mm,直接用基本代号的最后一位表示轴承内径尺寸;例:轴承608Z,用基本代号‘608’的最后一位8作内径尺寸,轴承608Z的内径为8mm。以此类推627的内径为7mm,634的内径为4mm。
㈢ 轴承的内径不是5的倍数或者大于等于500mm,内径代号用斜杠‘/’隔开。另一种情况:有部分滚针轴承旧代号内径代号直接用‘/’隔开。这几种情况‘/’后边的几位数值为轴承内径尺寸。见下表示例:
轴承型号 619/1.5 62/22 60/500 3519/1120 7943/25
内径尺寸(mm) 1.5 22 500 1120 25
轴承压痕的原因及措施
损伤状态:咬入了金属小粉末,异物等的时候,在滚道面或转动面上产生的凹痕。由于安装等时受到冲击,在滚动体的间距间隔上形成了凹面(布氏硬度压痕)。
原因:金属粉末等的异物咬入。组装时或运输过程中受到的冲击载荷过大。
措施:冲击轴套。改善密封装置。过滤润滑油。改善组装及使用方法。
为了提高轴承安装时的实际配合精度,必须利用不使轴承变形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,对轴承的内孔和外圆的配合表面尺寸进行实际的精密测量,可将有关内径和外径的测量项目全部予以测出,并且对测得数据作出全面分析,以此为据,精密配作轴与座孔的轴承安装部位的尺寸。在实际测量所配作的轴与座孔的相应尺寸和几何形状时,应在与测量轴承时相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。